4月20日-4月26日
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
4月26日
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
从4月20日起正式进入
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
今年主题是
“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
有力支持全面创新”
一起来了解
知识产权相关知识
知识产权是什么
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。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,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。
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
知识产权在法律上受专利、版权和商标等的保护,这让人们能够从其发明或创造中获得承认或经济利益。通过在创新者的利益和广大公众的利益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,营造一个有利于创造和创新蓬勃发展的环境。
对国家而言: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必须更好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。对企业而言: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可以使企业独享知识产权带来的市场利益,规避侵权风险,保证企业安全经营。对个人而言:保护知识产权,可以调动人们的创造积极性主动性,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。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
未经授权,在生产、经营、广告、宣传、表演和其他活动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、特殊标志、专利、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;
违反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规定的其他侵权行为。
知产保护知多少
知识产权法≠《知识产权法》
人们习惯说“知识产权法”,这不代表我国存在一部名称叫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》的法律。我们常说的“知识产权法”,仅是一个法律学科概念或知识产权系列法律规范的统称,包含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》等法律,以及相关的法规、规章。
“知识产权”来源于法律规定
知识产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,国家为激励创新、推动科技发展等公共政策需要,通过法律强制性地将各类智力成果设定为创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。所以,人们的智力活动成果能否被承认为知识产权并受到保护,只能由本国的知识产权法律说了算。
知识产权包括什么
知识产权主要包括:1.专利权:发明、实用新型、外观设计;
2.商标权:商品商标、服务商标(产品的标记、服务的标记);
3.著作权:版权及邻接权。包括:计算机软件著作权;
4.其他:地理标志、商业秘密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、植物新品种权、网络域名。
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限制
由于各国知识产权法所规定的权利类型和保护力度不同(如美国等国承认的气味商标,在我国无法作为商标注册),因此除非有国际条约、双边或多边协定的特别规定,一国的知识产权无法在他国自动获得保护。
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取得方式不同
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,著作权“自作者创作完成时取得”,专利权“自专利局授予并公告之日起生效”,商标权“自商标局核准注册取得”。由于国际上的惯例做法也是如此,所以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所受到的地域性限制程度也是不同的。
多数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有时间限制
知识产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进入公共领域就不再受保护,人们无需经过知识产权人许可即可免费使用相关作品、技术等。我国现行立法的相关保护期限主要为:著作权50年,发明专利20年,实用新型专利10年,外观设计专利15年,商标有效期10年。但如果是人身性权利(作者署名权等)、非智力活动成果或非公开信息(商业秘密等)的话,其保护期则没有时间限制。
编辑 | 杨凡
来源 | 京司观澜、国家知识产权局、成都司法局